烈日当空,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某边防训练基地气温飙升至35摄氏度。 “携手同行-2025”中越联合军演正酣,这是两国建交75年来首次陆军联训股票配资论坛网,中越士兵的迷彩服已被汗水浸透。然而,越南士兵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中国士兵手中的新型QBZ-191步枪上。
演习后勤区,景象形成鲜明对比:解放军野战厨房全自动炒菜机与米饭生产线高效运转,每小时供应600份餐食;而越军炊事班则仍沿用传统铁锅柴火灶,劈柴声与切菜声交杂。医疗帐篷内,中方军医运用便携式B超为扭伤士兵检查,越方医护则为中暑士兵涂抹清凉油。
演习闭幕式上,越南士兵陈文信获准体验QBZ-191步枪实弹射击。5发子弹,48环的成绩让他惊叹不已。“这枪比我们国产的准十年,”他低声对战友说道,手指轻触着温热的枪管。不远处,中国士兵正仔细擦拭枪械,臂章上的“边防”二字在烈日下格外醒目。
越南陆军上尉阮文雄细致地掂量着手中的QBZ-191步枪,这支3.2公斤的步枪比他惯用的STV-380轻了0.6公斤。中国士兵流畅的3分钟快速更换枪管演示,令他下意识地摩挲着自己枪身上用胶布临时固定的战术导轨。靶场另一端,连续点射声此起彼伏,30发5.8毫米子弹在600米外的靶纸上凿出密集的弹孔群,弹着点之精准令人咋舌。反观越军士兵的STV-380步枪,在400米外的弹着散布已达脸盆大小,他们用卷尺测量弹孔间距,神情凝重。
展开剩余69%无人机侦察环节,差距同样显著。解放军的两架“黑蜂3”微型无人机以极快的速度,在树冠高度完成了对越军隐蔽火力点的标记,并实时生成三维战场地图,整个过程仅需108秒。而越南操作员操控的“苍鹭”无人机完成相同任务则需要5分钟。
装甲对抗演练中,解放军04A步战车数字火控系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锁定越军T-55M3坦克,从发现目标到发射模拟弹,仅耗时17秒,是越军使用光学测距仪瞄准时间的两倍。越军装甲兵团长无奈承认:“他们用步战车反坦克,我们还在练坦克对射。”
丛林渗透演习则进一步展现了装备上的巨大差异。解放军战斗小组配备单兵北斗终端,伤员的血氧数据和位置信息实时回传指挥所,行动迅速,精准高效。而越军某班班长黎文胜的无线电却突然中断,当他还在费力地使用纸质地图和指南针定位时,中国突击队已成功端掉模拟毒贩据点。黎文胜后来才发现,中国士兵的夜视仪、激光指示器和医疗急救包总重不足4公斤,而他自己的基础装具就重达5.8公斤。
火力压制课目中,解放军82毫米速射迫击炮每分钟倾泻30发炮弹,激光制导炮弹精准命中6公里外的人形靶。而越军操作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每分钟仅能发射5发,且需3人手工装填,完成同等任务需要6分20秒,与解放军47秒的火力覆盖速度形成鲜明对比。
弹药基数对比也引发了意外讨论。双方弹匣配置相同,但中国士兵背包里额外携带的两架攻击无人机和四枚巡飞弹,总重量反而比越军少3公斤。云南边防某部士官王磊解释说:“5.8毫米子弹穿透力强,丛林遭遇战通常三发点射就够。” 这段装备对比,也隐约投射出历史的阴影:1979年谅山战役中,解放军56式半自动步枪曾被越军AK-47压制,士兵甚至不得不进行白刃战。如今,QBZ-191步枪不仅减轻了重量,还集成了微型计算机测算弹道,展现出科技的巨大进步。
边境联合巡逻环节,中越士兵混编分队共同查验“可疑车辆”,中国士兵使用便携式X光机,越南士兵配合使用金属探测器,双方指挥官通过加密频道同步调取卫星图像,高效协作。榴莲贸易商黄文强感慨:“以前生鲜通关要6小时,现在只要152分钟。”
地缘政治的信号也隐藏在装备展示之中。越南防长潘文江观摩99A坦克射击后,表达了对引进北斗导航系统的意向,而此时距离特朗普宣布对越南输美商品加征40%关税仅过去两周。越共中央军委委员杜雄勇私下承认:“T-90S坦克单价800万美元,但主动防御系统还要加价300万。” 在联合指挥所里,中越军官共同研判模拟“跨境犯罪集团”动向,并通过战场云系统生成协同方案,下发至单兵终端。河内国家大学研究员阮氏芳观察到:“两军电台频率仍不同,但数据链开始兼容。”
"股票配资论坛网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炒股配资公司_免息配资公司观点